首页 > 健康养生

最适合春季养生的六款汤

健康养生 2024-06-16 05:40:01
生活中有许多的朋友最近问小编最适合春季养生的六款汤的问题,那么小编收集整合后,今天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相关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适合春季养生的六款汤

春天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的天气很容易引起胃部的一些疾病。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护胃,而春天养胃最好的方法就是喝汤。这里有一些春季养生汤,可以暖胃健脾益气。我们来看看做法吧!

★参芪猴头菇炖鸡

【推荐理由】:补气健脾养胃。春天的雨季,空气湿润不热,是养生的好时节。党参北芪猴头菇炖鸡汤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的作用。汤里的党参补中益气,益血生津。北气以脾强,益气升阳。猴头菇能帮助消化,有益五脏功能。鸡肉能益气养血、健脾胃、治虚损、补五脏。

【材料】:黄芪、党参各12克,猴头菇100克,大枣6枚,母鸡1只,生姜2-3片。

【烹饪】:中药材洗净略浸泡;猴头菇去蒂洗净浸泡膨发,挤干菇内残留水分去苦味,切成厚片;洗母鸡并去内脏。将它们一起放入大炖锅中,加入1500毫升冷开水(约6碗水),炖3小时,并加入适量的盐和食用油。这个量可以供3~4人使用。

★鲜鱼腥草猪肺汤

【推荐理由】:清热宣肺。倒春寒过后,气温又忽冷忽热,最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鲜鱼腥草炖猪肺具有清热宣肺的功效,对于预防非常有效。鱼腥草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消肿、化痰祛湿的功效。

【材料】:鲜鱼腥草100-150克,猪肺1个,生姜3片。

【烹饪】:鲜鱼腥草洗净(不能用干品代替);将猪肺和猪喉连接到水龙头上,装满水,用力挤压,重复多次,用生粉清洗,再次冲洗,然后切成块。将其与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3000毫升水(约12碗水),用旺火煮沸,然后炖煮约2.5小时,并加入适量的盐和油。

★木瓜鲳鱼鱼尾汤

【推荐理由】:现在忽冷忽热,是我国南方二三月份的典型天气。这种天气最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今天要用木瓜煮汤,木瓜有滋补和促进消化的作用,汤闻起来清淡,不浓不腻。对春季消化不良、胸腹部饱胀有辅助治疗作用,是老少皆宜的家庭汤品。

【材料】:半熟木瓜1个(约500克)、鳜鱼1-2尾、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烹饪方法】:木瓜洗净去皮切块;将鲳鱼尾放入炒锅中用文火煎至两面微黄;猪瘦肉洗净不要切。将上述材料与生姜一起放入泥锅中,加入3000毫升清水(约12碗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5小时。

★莲子芡大麦牛肚汤。

【推荐理由】:莲子、芡实、大麦炖牛肚具有聚气敛精、健脾益胃的功效。牛肚具有健脾和胃、养血益气的作用。广东民间经常用煲汤来健脾养胃。莲子能滋肾固精、健脾祛损;芡实能健脾止泻、补肾固精;薏米可以健脾祛湿、清热补肺。结合可以补气血、健脾养胃的红枣,此汤不燥、不寒、不腻、不滞,非常适合在当前气候下饮用。

【材料】:莲子芡实50克,薏米25克,红枣6颗,牛肚600克,生姜3片。

【烹饪方法】:莲子、芡实、薏米、红枣洗净,红枣去核;牛肚洗净,卷5分钟,捞起用刀刮干净,然后洗净切片。将其与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3000毫升水(约12碗水),大火煮沸后炖2小时。

★桂圆百合炖鹌鹑

【推荐理由】:中医认为&;ldquo春夏养阳&;rdquo这是养生的一大原则,因为人体在经历了冬季寒冷的消耗后,需要及时补充和调理。调理的时机是&;ldquo雨水。节气是最合适的,尤其是在南方。桂圆百合炖鹌鹑滋润可口,具有养心养神、健脾益胃的作用。适合老年人和脑力劳动者调养记忆力减退。百合能清心安神,滋养益中;鹌鹑是炖肉的好食材。

【材料】:桂圆15克、百合30克、鹌鹑2只、生姜2~3片。

【烹饪方法】:桂圆、百合洗净略浸泡;鹌鹑应由卖方宰杀、去除内脏并清洗。然后将其与生姜一起放入炖锅中,加入1250毫升冷开水(约5碗水),盖上锅盖,炖3小时。

★川味酸辣汤

【推荐理由】:暖胃增食欲。今天的汤不妨试试川式酸辣汤。最近天气乍暖还寒,气温降至10℃。在这个寒冷的春天喝一碗热乎乎的麻辣烫不仅能暖胃,还能增加食欲。汤里的食材有滋补的海参和鸡肉,还有香菇、蘑菇、竹笋和豆腐,相当美味。

【材料】:海参鸡胸肉150克,香菇木耳笋100克,豆腐2块,鸡蛋2个,辣椒酱姜末适量。

【烹饪】:海参、香菇、银耳用温水浸泡后切丝;竹笋洗净,放入炒锅中略滚,捞出切丝;鸡胸肉洗净切丝,与湿马蹄粉拌匀;豆腐压碎;把鸡蛋敲开,打匀。起锅烧油,放入生姜和适量绍兴酒,加入1750毫升清水(约7碗水),大火烧开,放入海参、鸡肉、银耳、蘑菇、竹笋和豆腐至熟。加入辣椒酱、醋、胡椒粉和鸡蛋液,最后加入香油和盐。

标签:


标签: 养生   适合   春季

生活百科 饮食百科 健康养生 美容减肥 自然百科 科普大全 文化常识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3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