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常识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文化常识 2023-09-11 00:52:01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各位朋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理解之后可以给朋友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详细讲解,一起来看看吧。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中药学名。对于芸香科吴茱萸(Juss。)边沁。,石虎吴茱萸(Juss。黄或吴茱萸。)黄。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壮阳止泻的功效。主治:寒凝血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

函数

函数

散寒止痛,降不良反应止呕,助阳止泻。

疗法

1.寒凝疼痛:本品辛、苦、导,性热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寒邪,又舒肝气郁结,故为治疗肝寒气滞所致疼痛的主药。

2、胃寒呕吐:本品辛苦、热寒,长于散寒止痛,又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还能抑酸止痛。

3.虚寒泄泻:本品性辛热,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是五更中治疗脾肾阳虚泄泻的常用药。

剂量

内服:煎服,1.5-4.5克外用:适量。

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

(1)我真的做到了。丹参。,小石,粉笔。害怕紫色应时。

(2)不宜与甘草同用。吴茱萸生物碱可与甘草酸沉淀,降低吴茱萸的疗效。

2、中西药物配伍禁忌:

(1)吴茱萸能扩张外周血管,不宜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后者能明显对抗前者的升压作用。

(2)苯海拉明能拮抗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两者不宜合用。

3、饮食禁忌:忌寒湿之物。讨厌牡蛎肉,忌猪心。

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中药配伍禁忌:

(1)我真的做到了。丹参。,小石,粉笔。害怕紫色应时。

(2)不宜与甘草同用。吴茱萸生物碱可与甘草酸沉淀,降低吴茱萸的疗效。

2、中西药物配伍禁忌:

(1)吴茱萸能扩张外周血管,不宜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合用,后者能明显对抗前者的升压作用。

(2)苯海拉明能拮抗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两者不宜合用。

3、饮食禁忌:忌寒湿之物。讨厌牡蛎肉,忌猪心。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有吴茱萸碱、紫苏烯、月桂烯、吴茱萸碱、evolactone等。还含有吴茱萸酸、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碱。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吴茱萸汤有抗胃溃疡的作用。吴茱萸汤能减少胃液的分泌和酸度。吴茱萸或吴茱萸汤能抑制胃肠道的自发活动。吴茱萸或吴茱萸汤具有止吐止泻作用。吴茱萸汤有保肝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吴茱萸汤具有迅速的升压作用,并伴有缓慢的心率,是α和β受体的混合兴奋剂。该汤剂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吴茱萸水提取物(20g/kg)能明显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具有抗凝血作用。吴茱萸汤具有强心、改善微循环、抗休克的作用。

3.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吴茱萸汤对霍乱弧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不同程度抑制多种皮肤真菌。吴茱萸汤具有抗病毒和杀虫作用。

4.此外,吴茱萸还具有镇痛、抗炎、利尿、抗健忘和刺激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以解郁,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咽喉口疮。”

2、《本草经》:“吴茱萸,辛温脾胃而祛寒邪,则中温,气下,诸证皆除。”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用于厥阴头痛,干呕流涎,苔白,脉迟等。,与生姜、人参等同用,如吴茱萸汤(《伤寒论》);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同用,如导气汤(医方简意);可用于治疗因虚寒血瘀引起的痛经。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金匮要略》)。治寒湿引起的脚气肿痛,或冲任于腹部,常与木瓜、紫苏叶、槟榔同用,如散。

2.治霍乱腹痛呕吐,常与干姜、甘草同用,如吴茱萸汤(生肌总录);可治疗外感寒邪入侵、胃失和坠下引起的呕吐;可用于治疗肝郁、肝胃不和引起的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症。相当于半夏、生姜,与黄连配伍,如左金丸(丹溪心法)。

3.五更常用治脾肾阳虚泄泻的药物,一般用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如申思丸(《女校注》良方)。

相关兼容性

1.吴茱萸配姜:吴茱萸善温肝散寒,疏肝降气,重在降逆;生姜善暖胃散寒,止呕止呕,有促进交流的倾向。两药配伍增强了温胃、减少不良反应、散寒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胃寒呕吐、厥阴头痛、阴虚呕吐等。

2、吴茱萸配干姜:吴茱萸善温肝散寒,开郁降逆,止呕止呕;干姜善补脾阳,温中止呕。两药配伍增强了温中散寒、降逆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寒、腹痛、呕吐、嘈杂吞酸等。

3.吴茱萸、川楝子:吴茱萸辛温,有解郁降气的倾向;苦楝性苦寒,长于清热行气。两药配伍增强了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热郁结、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腹痛、疝气疼痛。

4、吴茱萸配茴香:吴茱萸善散寒止痛,疏肝解气;茴香善温肾肝,行气止痛。两药配伍增强了温肝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脉寒凝、疝气疼痛等。

5、吴茱萸配五味子:吴茱萸长于温燥;五味子好涩。两药配伍具有温中除湿、涩肠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腹泻。

6、吴茱萸配当归:吴茱萸善温经散寒止痛;当归擅长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两药配伍增强了温经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月经推迟,食欲不振,面色晦暗,少腹冷痛,疝气痛等。

7、吴茱萸配党参:吴茱萸善疏肝理气解郁,温中下气止呕;党参擅长健脾和胃,补气。两药配伍,具有疏肝健胃、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呕吐、胸闷或干呕、吐白沫、头痛等。

差异用药

1.生吴茱萸、制吴茱萸、盐吴茱萸:生吴茱萸多用于外用,主要含挥发油,善散寒湿,用于口疮、高血压、湿疹、牙痛。但由于其辛热,毒性小,临床上应慎用。各种炮制方法对常用于内服的吴茱萸均有减毒作用。分析了吴茱萸炮制前后的挥发油成分。结果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相对含量略有变化,但没有成分消失或产生新的化合物,说明3种不同炮制方法对挥发油没有质的影响。制得的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减少不良反应、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多用于厥阴头痛、经行腹痛、胃脘冷痛。呕吐,吞酸,冷疝气,腹痛,寒湿脚气,五更腹泻。盐制吴茱萸挥发油只有生品含量的一半,盐能软化、坚肿,故盐制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疝气疼痛。

2.吴茱萸、生姜:二药均辛热,入脾胃经。本品有温中散寒之功,可用于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区别如下:吴茱萸属肝肾经,毒性小,能祛肝经寒邪,解郁肝气,是治疗肝寒气滞之痛的重要药物;此外,它可以帮助阳止泻,治疗脾肾阳虚和腹泻的第五手表。干姜能归心肺经,还能归阳通脉、温肺化饮,可用于治疗因冷饮、感冒引起的阳虚、咳喘等症。

3.吴茱萸、附子:两药均辛热,属脾经,能温脾散寒,助阳止泻,也可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腹泻。但吴茱萸属肝胃经,毒性小,能散肝经寒邪,疏肝解郁是治疗肝寒气滞之痛的主药。同时具有抑酸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腹胀疼痛、呕吐吞酸等症。附子对心、肾经有毒,是治疗阳虚证的首选药物。擅长补火助阳,主治阳痿、宫寒、遗尿、尿频、阳虚水肿、外感、自汗、胸痛等。附子善驱风寒湿,有温经止痛、通痹散结之功,故可用于阳虚、寒湿过多、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寒性重痹。

4、吴茱萸、木瓜:两药均入肝脾经,用于寒湿脚气,肿痛麻木。但吴茱萸性味辛、苦,燥热剧烈。擅长温肝散寒止痛,疏肝降气,温脾燥湿温肾。故可祛阴寒凝滞之邪,降浊阴逆之气,以治肝胃虚寒,阴浊上逆,心尖剧烈疼痛,干呕,吐沫厥阴头痛,肝脉寒凝疝气痛,冲任虚寒。吴茱萸还能疏肝理气、解郁、温中下法、止呕、抑酸止痛,故可用于治疗肝寒犯胃所致的胃脘痛、吞酸嘈杂、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症。吴茱萸既能温脾散寒,又能助阳止泻,故也可用于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所致的腹泻,甚至泄泻。木瓜味酸于肝,益筋活血,故有舒筋活络、除痹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风湿关节痛的常用药物,尤其对湿痹、筋腱挛缩症疗效显著。木瓜也用温香,化湿为功。它把中焦的湿转化为脾和中焦。脾健则可止泻;胃健康了,呕吐就可以消除了。还能平肝、舒筋,所以常用于治疗呕吐、腹泻。此外,它还具有促进消化和生津的作用,因此它可用于消化不良,胃液不足,舌干燥和口渴的症状。

5、吴茱萸、细辛:两药均辛温,毒性小,能散寒止痛,治疗头痛。吴茱萸主要入肝经,散肝经寒邪,解郁肝气,用QIA厥阴肝经顶肝脉头痛、寒凝引起各种疼痛;还能助阳,疏肝降气,治疗肝胃不和所致的寒疝腹痛、呕吐吞酸、寒湿脚气肿痛、阳虚久泻、腹部冷痛、月经寒凉、月经不调所致的痛经。细辛主要入肾经,治疗少阴肾经头痛、牙痛、关节痛;还能散寒解表、通窍温肺、解酒,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阳虚外感、鼻窦头痛、寒痰止饮、气逆平喘、咳嗽;擤鼻涕打几个喷嚏,有通关醒神的作用,可治疗中邪引起的口噎、无知、面色苍白、牙齿紧闭、痰厥等症。

相关药物

复方黄连素片、申思丸(片)、乌鸡丸、小儿健脾膏、四方胃片。

相关处方

左金丸(丹溪心法)、吴茱萸汤(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姜汤(伤寒论)、温经汤(金匮要略)、香连丸(和记方菊)。

药膳疗法

吴茱萸粥:

1.功效: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呕。适用于虚寒型痛经、胃脘冷痛、呕吐吞酸。

2.原料:吴茱萸2克,粳米50克,生姜2片,葱2根。

3.做法:将吴茱萸研成细粉,先用粳米煮粥,饭熟后用姜、葱煮。

4、用法:每日两次,早晚温服。

加工炮制

收获加工

8-11月果实尚未裂果时,剪去果枝,晒干或低温晾干,去除枝、叶、果梗等杂质。用甘草汤制作和应用。

加工方法

1.吴茱萸:取原药材,去杂质、果梗、枝。

2.吴茱萸的制作:取干净的甘草片,放入锅中,加水(1:5)煎煮两次,去渣,趁热加入吴茱萸,拌匀,湿润片刻吸尽汁液,文火煎熟,取出放凉。吴茱萸100公斤,甘草6公斤。

3、盐炒吴茱萸:取净吴茱萸放入适当容器中,加入盐水拌匀,稍润至末,放入锅中,用文火煎至裂开,稍鼓起时取出晾凉。吴茱萸100公斤,盐2公斤。

4.用黄连制作吴茱萸:取洗净的黄色薄片或饮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汤,去黄连渣,将洗净的吴茱萸放入其中,润至黄连水尽,文火煎至微干,取出晾干。吴茱萸100公斤,黄连12公斤。

5、酒炒吴茱萸:取净吴茱萸与黄酒拌匀,闷酒,放入锅中,用文火煎至裂开,取出放凉。每只山茱萸100公斤,黄酒20公斤。

6、醋炒吴茱萸:取净吴茱萸与醋拌匀,闷至醋尽,放入锅中,用文火煎至裂开,取出放凉。吴茱萸100公斤,米醋18公斤。

7、生姜吴茱萸:取净吴茱萸与姜汁拌匀,文火煎制。吴茱萸100公斤,生姜25公斤。

保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中,制备吴茱萸、盐炒吴茱萸、黄连炒吴茱萸、酒炒吴茱萸、醋炒吴茱萸和姜炒吴茱萸,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处。

药材鉴别

区别

1.该产品为棕色粉末。非腺毛2-6细胞,长140-350μm,有明显的壁疣,部分细胞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质。腺毛头部7-14个细胞,椭圆形,常含黄褐色内含物;干细胞2-5个细胞。草酸钙有许多簇,直径为10-25微米;偶尔有一个方形的水晶。石细胞呈圆形或长方形,直径35-70μm,细胞腔大。油室碎片有时可见,淡黄色。

2.取本品粉末0.4g,加乙醇10ml,静置30分钟,超声30分钟,过滤,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吴茱萸次碱对照品和吴茱萸次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2mg和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三乙胺(7: 3:)混合。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材性状

果实球形或略呈五角形扁圆形,直径2-5毫米,表面深绿色黄色至褐色,粗糙,有许多点状突起或凹陷的油斑。顶部有一个五角星形裂纹,基部有花萼和果柄,上面覆盖着黄色的细毛。又硬又脆。气香浓郁,味辣苦。以饱满、色泽翠绿、香气浓郁为佳。

计件字符

1.吴茱萸:见“药材”。

2、制作吴茱萸:颜色较深,气味略淡。

3、盐炒吴茱萸:表面较暗,颜色较丰富,味辛微苦咸。

4、黄连吴茱萸:表面黄褐色,味香苦。

5、酒炒吴茱萸:有裂纹,颜色加深,略带酒气。

6、醋炒吴茱萸:有裂纹,表面黑褐色,略带醋味。

7、姜吴茱萸:有裂纹,颜色深,有姜腥味。

常见假冒商品

掺假产品:

1.吴茱萸:吴茱萸的干燥果实。)边沁。Melonoma(手。—芸香科)黄。为略扁球形,大小不一,直径约10毫米,外果皮绿褐色或黑褐色,表面有散在突起的腺点,裂果花瓣常为45(含未发育完全的果瓣),从顶部看,多数裂果花瓣不裂至基部;内果皮淡黄色,光滑,基部折回与外果皮分离。每个分果都有一颗黑色的种子,表面干瘪,大部分已经脱落。它尝起来很辣。

2.胡椒子:花椒的果实。芸香科植物etzune。多数为2-3枚分果爿,外果皮黄色或黄绿色,粗糙,散在许多小凹坑(油室),分果爿顶端有短喙状尖端;内果皮淡黄色,光滑,从基部向上翻,与外果皮分离。每个果实花瓣里都有一颗黑色发亮的种子,大部分种子已经脱落。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

芸香科吴茱萸,吴茱萸,石斛,毛吴茱萸。

形态特征

1.吴茱萸:常绿乔木或小乔木,高3-10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小圆形皮孔;幼枝、叶轴、花轴都布满铁锈色的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柄长20-40m;叶柄长4-8厘米,叶柄长2-5毫米;小叶5-9片,卵圆形至卵圆形,长5.5-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突然变窄为短尖,基部楔入宽楔状或圆形,全缘或不明显的钝锯齿,侧脉不明显,两侧黄褐色长柔毛,特别是叶脉上,有明显的油斑和厚纸或纸。雌雄异株,聚伞圆锥花序,末端;花轴粗壮,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2对生小苞片,具小裂片;萼片5,宽卵形,约。长1-2毫米,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4-6毫米;雄花具5枚雄蕊,着生于小花盘,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厚而短,有毛,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花瓣比雄花大,退化雄蕊有鳞,子房上位,长方形,心皮5枚。开花后膨大成扁圆形,腺点厚,花柱短而粗,柱头顶端4-5裂。果实扁圆形,成熟时分裂成5瓣。为果形,紫红色,表面有厚厚的油腺,每果一籽,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2.石虎:这个品种和正常品种很像。不同的是该品种有一种特殊的刺鼻气味。小叶3-11,叶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狭或长渐狭,具远生小叶,侧脉明显,全缘,两面密被长柔毛,脉最密,油腺厚。花序轴通常淡黄或无色具长柔毛。成熟果实序列不像正常种那样密集。种子是蓝黑色的。花期7-8月,果期9-10月。

3、疏伐吴茱萸:与前种相似。小枝上覆盖着黄锈或者丝状的稀疏的毛。叶轴具长柔毛;小叶5-11片,叶形变化较大,长圆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上表面中脉略疏短毛,下脉短柔毛,侧脉清晰,油腺小。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配送区域

1.吴茱萸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台湾省。

2.石虎: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3.吴茱萸: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

正宗产地

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

1.吴茱萸:生长在低海拔向阳的疏林中或林缘的空旷地带。

2.石虎:生于山坡丛林。

3、疏毛吴茱萸:生于村路边,山坡草丛中。

成长试用期

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不喜欢寒冷干燥。宜选择日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腐殖质壤土进行栽培。低洼的涝地不适合耕种。

育种模式

通过种子、分株和插条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取树势强、果实多的植株,果实成熟时采收,阴干,避免阳光暴晒,否则种子会失去发芽能力。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沟,行距15-20厘米,深3-5厘米,均匀播种,覆盖细土,覆草,浇水保湿。目前由于繁殖速度慢,在生产中已经较少使用。

2.分株繁殖:12月下旬,可在距母株0.6m处刮去侧根的表土,露出较粗的侧根,每隔7cm左右切一个伤口,然后覆土,施粪肥。春天,伤口长出幼苗,幼苗长大后就可以脱离母株了。

3.扦插繁殖:扦插方法:在11-12月或1-2月植株发芽前,剪下1-2年生健壮枝条作为插条,长20-25cm,有3-4个芽,两端切成斜面,在苗床内剪下,露出地面5-10cm,上面覆盖一层草,注意浇水和遮荫。生根发生在扦插后的1-2个月。第二年移栽苗高30cm。切根法,选取树龄4-6年的树木,2月初左右选取粗大的侧根,切成15-18cm的小段作为插条,按15cm×15cm的行距开洞,每孔斜插一节,覆土浇水。第二年即可移栽幼苗,移栽时间为3-4月或11-12月。按珠排间距(1.5-2)米×(1.5-2)米开洞,孔径60厘米,深度45厘米。施腐熟的粪肥,幼苗根部蘸黄泥,然后种植,覆土,压实,浇水。

害虫防治

1、煤烟病,5-6月杀灭传染源,可喷洒1: 1: 200倍波尔多液。

2、锈病,5月中旬,喷施博美0.2-0.3度硫磺合剂或25%三唑酮100倍液。还有树脂病。

3.褐天牛7-10月出没,幼虫啃食树干和木质部,可人工捕捉。

4、柑橘凤蝶,三月幼虫咬芽、幼叶或咬成槽口、孔洞,可喷300倍Bt乳剂。还有蚜虫,红蜡蚧等等。


标签: 作用   功效   吴茱萸

生活百科 饮食百科 健康养生 美容减肥 自然百科 科普大全 文化常识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3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