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常识

为什么会打雷

文化常识 2023-09-08 07:33:02
生活中,有许多的朋友最近问小编为什么会打雷的问题,那么小编收集整合后,今天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相关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会打雷

为什么会打雷

为什么会打雷,很多时候快下雨的时候会打雷。有些人一听就很害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打雷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一下为什么会打雷的相关文章。让我们来看看。

  为什么会打雷1

一.为什么会打雷

1.放电现象

闪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积雨云形成后,云中充满了上下运行的水汽,会产生静电。云的上端会产生正电荷,云的下端会产生负电荷,地面也会产生正电荷。

2.空气膨胀和爆炸

然后,正负电荷之间有空气作为绝缘体。如果正负电荷的电压差大到足以击穿绝缘体的空气,空气瞬间膨胀爆炸,放出热和光,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的巨响就是雷声。

3、雷电形成的条件

大量的水汽和强烈的对流运动。冬季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太阳辐射微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此雷电较少。但有时冬天气温高,会形成雷雨云,导致雷电和雨雪。对流特别强烈,还能形成冰雹,会产生“冬天打雷”的天气现象。

二、室外防雷的注意事项

1、不要呆在高处

雷雨天气不要在高层平台、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不要在没有防雷设施的小楼、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停留。

2.远离电力设备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和电力设备。

3.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雷雨时不宜在大树下躲避。如果必须,一定要和躯干保持至少5米的距离,蹲下,并拢双腿。

4.遇到危险时卧倒

如果在打雷闪电的时候,头上、脖子上、手上的蚂蚁都爬走了,头发都竖起来了,就说明闪电要发生了。你应该迅速趴在地上,以减少被雷击的风险,并带走你佩戴的金属饰品、发夹和项链。

5.坐在绝缘体上

如果在室外遇到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应立即找一些干燥的绝缘物,闭着脚坐在上面。不要把脚放在绝缘外面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试着低头。

在室外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用手撑着地面,同时双手抱膝,胸部紧贴膝盖,尽量低着头,因为头部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雷击。

7.不要在野外打伞

雷雨天气,不宜在野外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被雷击。不

8.行驶速度不要太快。

雷雨天气,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雨中快速奔跑,因为身体的步幅越大,电压越大,越容易伤人。

3.室内打雷要注意什么?

1、不能开家用电器。

家里不能开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拔掉插头,因为雷电会使通电的家用电器和电视机短路,引起火源,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不能打电话

打雷的时候千万不要打电话。因为电话使用的无线电波传输,很容易把雷电吸引到自己身上,造成严重后果。

3.关上门窗

注意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或防止侧闪电、球状闪电的入侵。

4、不宜使用淋浴、太阳能热水器。

由于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造成人员伤亡。

5.出门穿胶鞋

下大雨出门,最好穿胶鞋,可以起到绝缘作用。

6.不要把电线拉得更近。

不要把用来晾衣服和被褥的电线拉到门窗上,以防电线引雷致人死亡。

7.远离金属管道

远离建筑物内裸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为什么会打雷2

雷雨天气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1.室外,看到闪电,3-5秒后听到雷声,说明已经接近危险区;如果头、颈、手感觉有蚂蚁在爬走,头发竖起来,就说明闪电要发生了。此时应立即停止行走,双脚并拢,立即蹲下。同时,双手放在膝盖上,胸部紧贴膝盖,尽量低着头,因为头部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雷击。

2.如果在室外看到被雷电击穿的高压线,此时就要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有跨步电压,不要乱跑,因为身体跨步越大,电压越大,越容易伤人。你应该双脚并拢跳下现场。

3、不要待在高处,如山顶、山脊或屋顶,也不宜待在操场、广场等空旷的地方。

4.远离建筑物内裸露的金属物体,如水管、煤气管等,远离室外的电力设备,如变电箱、配电箱等。

5、不要在大岩石、洞口下雷电雨;不要待在大树下是常识,呵呵。

6.雷雨天少穿金属饰品,室外球类运动不适合。注意不要把球拍、雨伞、鱼竿举得太高,以免增加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被雷击中。

7.在开阔水面上游泳和划船也容易遭到雷击。你应该迅速停止上岸寻找一个安全的避雨处。

8.不要在空地上没有防雷的小楼房里避雨,如工棚、车棚、雨伞、售货亭等。汽车是避雨的安全场所!

9.人体一旦遭到雷击,往往会出现“假死”。这时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往往能出现奇迹。在抢救的同时,要立即呼叫医院急救中心前来现场抢救,这样才有更大的生还希望。


标签:

上一篇:带春字的诗句下一篇:洁面乳是什么
生活百科 饮食百科 健康养生 美容减肥 自然百科 科普大全 文化常识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3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