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棕榈皮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百科 2023-08-25 09:27:01
生活过程中,小伙伴们是不是经常遇到一些很困惑的问题,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棕榈皮的功效与作用这个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下面可以跟着小编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棕榈皮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棕榈皮

【别名】棕榈皮(《本草笔记》)、棕毛(普济方)、棕皮(求本草原)。

【处方名称】掌皮、老棕、老棕皮。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2.毛细血管收缩和止血。

[处理]

1.清理木质茎和杂质。

2.切去杂质和残留的皮,晒干。

3.加工:取干净的棕榈皮,放入锅中,盖上日用直径较小的锅,在锅上贴一张白纸,用黄泥封住两锅结合处,用文火焙至白纸变成褐色,停火,待凉后取出。

【味】苦、涩、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

[用法用量]

内服:9-15g,煎服。外用:研磨粉末。

【和适当的禁忌】

《本草经》:“暴吐血,停滞而动;暴崩,恶露未尽;湿热泄泻发病早;肠风带以下炽盛,不宜用。即使用了,也是无效的。”;

【适应症】

1.收敛止血,味苦而平,入肝脾经。苦味能清热燥湿,涩味能收敛止血。该药可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痢疾、血崩、带下和外伤。

(1)吐血“丹溪心法& middot吐血:“吐血从胃”。再比如“医疗安克雷奇& middot吐血》:“吐血就是吐血。老点无声吐,声声吐。症见呕血,色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失眠少梦多,舌红脉数。宜清肝泻火,补血止血,以棕榈皮为最佳。

②出血:用于气滞火盛,热力逼血溢清窍,而致鼻衄。其症状为鼻衄、头痛、头晕、耳鸣、易怒、目赤、口苦、舌红、脉数。治疗要选择掌皮,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③便血:由于湿热蕴结于结肠道,损伤肠静脉,导致便血。表现为便血鲜红,犬大便不畅或稀,或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数。本品具有清利湿热、收敛止血的功效。

④血尿:热在下焦,故尿黄赤灼。如《丹溪心法尿血》:“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血尿。”其症状为小便赤黄,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红口疮,夜眠不安,舌红脉数。治疗要清下焦之火,凉血涩血止血,用棕榈皮消症。

⑤痢疾:腹痛,因肠内湿热郁结,气机不畅,传导异常所致,内急后重。如《净月全书& middot》;痢疾:“痢疾是一种在夏末经常跛行的疾病。按古法,百病皆因火夏,热为火之统帅。”其症状为腹痛,急性腹泻伴红白相间腹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黄,脉滑。治疗宜清热解毒,止痛止血。

6.血崩《傅青主妇科》:“脉太热,血沸。血崩是病,脉太热。”其症状为经血骤多且量多,或长时间滴下,暗红粘稠,口干热,或发热,小便黄或大便干燥。苔黄或腻,脉数。宜用棕榈皮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效果显著。

2.燥湿杀虫,棕榈皮味苦,入肝脾,能燥湿杀虫收敛,故有较好的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带下、疥疮,效果良好。

①带下产后,脉象虚,如因杂质带下,久居潮湿之地,或热毒蕴结,蒸伤血络。其症状为白带过多,黄或黄白色,黏腻,有臭味,胸闷口腻,食欲不振,或腹痛,或白带粘稠似豆腐渣,瘙痒,小便黄,舌苔黄腻或厚,脉略数。宜清热利湿,有较好的收敛止带作用。

(2)疥疮,因直接接触疥疮患者,或使用患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衣服、被褥、用具等引起。被疥疮感染。其症状常发生在皮肤皱褶处,如指侧、指缝、腕屈肘、腋前、女性乳房、腹部、外阴、臀沟、大腿内侧等。严重瘙痒,夜间加重。宜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棕榈皮会减轻症状。

[兼容性应用程序]

1.本品含白茅根,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棕榈皮味苦而平,入肝脾,有收敛、止血、杀虫、止痒的功效。两药合用,清热利湿功效倍增,还能凉血止血、杀虫止痒,对治疗热淋、疥疮、吐血有明显疗效。

2.用龙胆草,此药味苦寒,入肝、胆、胃经,有清热燥湿、泻肝火之功。掌皮味苦寒,入肝脾经,有清热、敛湿、止血之功。棕榈皮的糙叶秦艽有清热的倾向,尤其是肝热;它偏向于收敛和杀虫。两药合用,清肝胆湿热之力倍增,止血效果好。两种药物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最好。

3.用地榆,本品味苦,微寒,是凉血止血的重要药物,有解毒敛疮的作用。掌皮味苦而平,有收敛止血的作用。两药合用,既能凉血,又能解毒敛疮,大大增加了凉血止血的威力。在便血的临床治疗中,如果使用这两种药物,症状就会消失。

4.用大蓟,此药味甘,性凉至心肝经,有很好的凉血止血、解毒消痈的功效。手掌皮味苦而平,入肝脾经,有收敛止血的功效。两药配伍,凉血止血、解毒消痈之效大增,还能燥湿利尿,善治膀胱、小肠之热。临床血尿用两种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5.用牡丹,牡丹味苦,微寒。入肝经有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手掌皮味苦而平,入肝脾,有清热止血之功。于凉的血偏向于止血、祛瘀止痛、收敛止血。既能止痛,又能止血清热。痢疾用两种药治疗,效果最好。

6.用黄芩,味苦寒,入肺、胆、胃、肠,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与棕榈皮合用,能泄肝胆之热,止血,使其在临床治疗肝胆湿热、迫血所致的血崩疗效最佳。

7.用猪苓猪苓味甘,淡而平,甘而滋补,淡而利尿,有助脾运化之功。棕榈皮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有燥湿、清热、收敛的作用。猪苓与棕榈皮合用,有互助之效,可利湿清热,使脾运化功能加倍,还能强带。临床治疗中,首选两种药物。

8.本品含硫磺,酸温有毒,有明显的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作用;棕榈皮味苦而平,有燥湿清热的作用。两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杀虫止痒、燥湿。疗效大大提高,用于治疗疥疮,该病可用药物治愈。

[处方制备]

1.棕榈粉(济风普济方):棕榈、刺苔、桦树皮、龙骨。治疗血热引起的鼻出血。

2.棕榈粉(“盛辉方”):棕榈、紫参、麝香和伏龙肝。治崩漏及肝胆湿热所致崩漏,出血数升,憋气。

3.棕榈皮粉(《圣吉总录》):棕榈皮,柏叶。治疗月经出血的妇女。

4.棕发粉(“普济方”):棕发、蒲黄。治疗带下、崩漏、胎气久寒、脐腹疼痛。

5.棕灰粉(《圣吉总录》):棕榈皮、蚕沙、阿胶。治疗孕期胎动,出血,脐腹痛。

6.棕艾粉(《盛济宗录》):棕榈炭,熟艾草。治肠风腹泻。

[各种说法]

1.《本草纲目》:“棕灰色涩。如果失血过多,血瘀已尽,则适当使用。所谓的涩味是可以去掉的。配合松散的头发使用更好。在多年的失败后,用布朗做药,特别奇妙。”;

2.《求原本草》:“棕皮能引血通经络,止血,止血。不仅涩,还能脱。用白蜡树、侧柏、卷柏的灰米丸或煎剂,在遥远的岁月里止血。它止血,不是烧灰,而是见血就黑。我早就习惯了,所以我跟着它。”;

3.《简式》:“掌灰,左右吹之。治流鼻血。”;

4.《近效方》:“掌皮,灼研,水服寸匕。治水泻谷”;

5.《卫生员之宝》:“掌皮,半烧半煎为终。治血淋。”;

6.《取经妙方》:“棕榈皮毛,烧灰存性,以水调酒二钱。治疗尿路梗阻。”;

7.《江西草药》:“鲜棕榈皮18克,鲜向日葵盘二两。煎服,每日一剂。治高血压。”


标签: 作用   功效   棕榈

生活百科 饮食百科 健康养生 美容减肥 自然百科 科普大全 文化常识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3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