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桂养荣酒(参桂养荣酒第一条 *** )
#健康之星计划# #家庭健康卫士#
“酒是最好的药”,用酒治病、制药历史悠久。到了周代,出现了“醪”,即药酒,后来在方剂制剂中称为药酒。
成书于春秋战国或西汉初年的中医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对汤和醪糟的记载和论述。
说明药酒是中药方剂和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药酒治病或养生早已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独特方法。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刘绍贵教授介绍:所谓药酒,是将洁净的中草药和饮片,按一定比例浸泡在50至60度以上的粮食白酒中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还有就是将中草药和饮片浸泡在食用乙醇、黄酒、米酒或酒中,一个多月后,有效成分溶于酒中,去渣。
目前,正规厂家生产并获准销售的用于防病或保健的药酒约有160种,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药酒,主要用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强筋壮骨,用于风寒湿痹、肌肉疼痛、关节疾病等,如石锅公药酒、风行药酒、五加皮酒、木瓜酒、龟蛇酒、三蛇酒、风湿酒、金淑活络酒、风湿止痛酒、杜仲酒等。,为公众所熟悉;
第二类是以强腰温肾或温肾壮阳为主的药酒,如参茸酒、参茸多鞭酒、宫廷补酒、鹿尾酒、鹿茸酒、蚕蛾雄补酒、强身药酒、回春酒、龙* * *酒等。
三种药酒用于补气、补血或气血双补,如人参酒、参芪酒、当归酒、熟地黄酒、桂圆酒、核桃酒、康尔寿酒、枸杞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神龟杨蓉酒、绍兴大补酒、金少玉液、十二红药酒。
上述药品很多都是在大型药品超市销售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证候特点,在中医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选购,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饮用和服用。
由于酒和药酒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药酒的生产涉及到配方成分的审批,酒的选择和配比,药材的质量控制,矫味剂、着色剂和制剂工艺的科学采用,厂房和设备设施的审批。
因此,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既不提倡也不允许千家万户和各种宾馆饭店自行配制药酒。
只是自酿药酒自古有之,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观念的增强,很多人都愿意获得简单快捷的药酒预防和自我保健,很多商家为了创造新的商机,迎合顾客,也自酿药酒。
刘绍贵教授提醒我们,自制药酒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不要随意做。处方和药物的选择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要以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为准。
没有气血不足、风湿、肾阳虚的人,是不需要泡药酒喝的。
前面说了,“酒”本身就是一种药,功效特殊。很多人酒量不够。感冒、发热、呕吐、腹泻、高血压、糖尿病、痛风、* *、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饮酒,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饮酒。
要知道,喝葡萄酒和药酒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要注意禁忌。
2、要知道很多药物都不适合做药酒:
一是多数矿物药,尤其是一些有毒矿物药,如砒石、砒霜、朱砂、朱砂、雄黄等;
二是有多种毒性较强或作用剧烈的动植物中药,对肝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如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一枝蒿、生公、生附子、白芍、生南星、生白附子、生半夏、雷公藤、昆明海棠、搜山虎、东莨菪碱、鹿宗果、瑞香狼毒等。
还有一些地区使用的有毒药材,一些新引进的临床经验不多的新品种,不宜引入酿造药酒。
众所周知,川乌、草乌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疗风寒湿痹的有效药物。但是这个产品毒性很大,规范控制的剂量很小。中毒后可引起严重的心脏损害、中枢麻痹、血压下降,甚至因呼吸麻痹并发脑水肿而死亡。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省份就发生过两起,有人因饮用含有此类药物的药酒而中毒。
水蛭如水蛭,是祛瘀通经的药物,在现代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水蛭中毒后会导致内脏大出血,剧烈腹痛,呕吐。
马钱子毒性极大,有很好的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但中毒后可引起强直性痉挛、抽搐,甚至死亡,曾多次因使用不当引发惨烈事故。
3.饮用药酒时应注意的事项:
(1)一般不宜早、晚空腹饮用,中餐或晚餐前1小时饮用。
现在还是季节,冬天要用温阳补阳药酒,炎热的夏天尽量少喝或不喝;
(2)饮酒量要根据每个人对酒的耐受程度和药物的性能来确定。一般一次喝10 ~ 30 ml即可。如果药物中含有毒或刺激性药物,则应为5 ~ 15 ml,绝对禁止大量饮用。
(3)如果是服用西药,千万不要随意喝药酒,因为很多西药不能和酒、药酒一起使用,否则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4)喝药酒应尽量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咸鱼、香肠、腊肉不宜食用,以免伤肝或诱发不良反应。
4.配制药酒,应选用质地优良的洁净加工过的中药饮片;选择窄口、长颈、大肚的玻璃瓶,或者陶瓷缸、不锈钢瓶,要清洗干净;
药材量与白酒量的比例一般为5-6倍,一些贵精药或含毒的可为8-10倍,即500g药材2500~3000ml或4000 ~ 5000ml即可;
浸泡时间一般要30天左右才可以考虑使用。
冲泡时应置于阴凉处,不得与汽油、煤油及带有* * * *的物品混合;同时要贴上标签,以免混淆。
(编辑彩虹。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