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承德木兰围场(承德木兰围场天气)

生活百科 2023-09-28 00:00:01
在生活中小伙伴们是不是经常遇到一些很困惑的问题,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承德木兰围场(承德木兰围场天气)这个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下面可以跟着小编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承德木兰围场(承德木兰围场天气)

承德木兰围场(承德木兰围场天气)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自1406年北京故宫、1681年木兰围场、1703年承德避暑山庄建立以来,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活动线。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先后105次到访木兰围场,举行了88次秋祭仪式,形成了独特的“木兰求仙”文化。木兰围场是清代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狩猎园,曾以规模宏大的木兰求仙而闻名。它不仅以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而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

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隶属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北与内蒙古接壤,东邻辽宁,南接北京、天津。总面积将近10000平方公里。木兰围场位于承德市以南153公里,北京以南384公里。这里是内蒙古高原和雁北山的过渡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迷人的自然景观,森林辽阔,峰峦叠嶂,溪流密布,绿草如茵,山、水、林浑然天成,美不胜收。如今的木兰围场是满、蒙、汉等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孕育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白桦林

秋天的景色

皇家袁烈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出京北巡,选定了这个“九九胜抱圣都”的宝地,建立了皇家狩猎猎苑——木兰围场。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方边防,另一方面是为了帝王将相练武狩猎和避暑休息。每年秋天,皇帝都会带领数万王侯、八旗军队,甚至后宫嫔妃、皇族后裔等人前往木兰围场狩猎,以此来训练军队,稳固边境。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问题,在北京和木兰围场之间修建了2l座宫殿,热河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1703年,在北京紫禁城和木兰围场的御道之间建立了避暑山庄。从此,“木兰虞丘”文化与“避暑山庄”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清代传奇皇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秋天的景色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是清代皇家猎苑的核心区域,曾以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猎苑而闻名。曾以大型木兰秋仙闻名于世。清朝几代皇帝在此迁行多次秋礼,创造了灿烂的木兰秋文化。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地域和地名的由来,都起源于“木兰围场”至清末,国势衰落,鼎盛时期的木兰求仙活动停止。

植物

历史功能

“木兰围场”作为清朝皇帝的“庆秋节”,进行军政活动,圈定隋亡之地。木兰围场成为皇家猎苑后,清帝经常光顾,成为清帝处理政务和工作的主要场所,所以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在《花木兰》中,甘龙说:“我只愿意放弃牧场,我盼望着我的家庭。我对武功深有戒心,我渴望学习就职典礼。”明确提出庆祝秋节的目的是通过狩猎锻炼八旗士兵,加强战备,巩固和保卫北方边疆。从康熙开埠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1年)的140年间,木兰围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建立木兰围场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措施。木兰围场建立后,通过举行秋礼,发扬了满族的传统武风,贯彻了“崇尚骑射为先”的国策,锻炼了军队,加强了军事素质,战斗力大大提高。

植物

康熙北周边狩猎绝不是单纯的狩猎,而是练习骑射,强化军事装备。在四处行军的过程中,通过接见、宴请、赏赐、走亲戚等方式,通过“四处行军练武”、“加慈”等军事手段来团结蒙古等少数民族,成为清朝的传统政治策略。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在康熙帝的亲自指挥下,一举击溃了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叛军噶尔丹,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兰布通之战。

植物

建立木兰围场的政治目的是通过秋季活动,加强满族与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统治阶级的联盟,从而巩固民族团结。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是处理民族关系最有效的封建王朝,木兰围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木兰围场在清剿“吴”和巩固北方边防、入侵沙俄、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秋天的景色

木兰求仙

木兰围场是满语和汉语的混合名称。木兰在满语中是“哨鹿”的意思。木兰围场建立后,朝廷几乎每年都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狩猎和武术活动,被称为“木兰求仙”。木兰求贤作为一种礼制,几乎成为八旗军事训练的典范和比武的场合。

白桦林

当时,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动物的分布被分成72块围场。每次狩猎开始时,负责围剿的大臣率领的骑兵会形成包围圈,并按照预先选定的范围逐渐缩小。清兵们戴着鹿角面具,隐藏在圆圈的密林深处,吹着木制的长啸,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母鹿听到求偶的声音,公鹿赶来抓住机会,其他野生动物则聚集起来猎鹿。当包围圈小得不能再小,野兽变得密集的时候,大臣请皇帝先出手,太子和孙子紧随其后,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马出手,最后大规模的包围圈出手。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里有一幅木兰求仙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壮观的狩猎场面。

原始深林

木兰围场建立后,清廷几乎每年都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狩猎和武术活动,被称为“木兰求仙”。木兰求贤作为一种礼制,几乎成为八旗军事训练的典范和比武的场合。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先后105次到访木兰围场,举行了88次秋祭仪式,形成了独特的“木兰求仙”文化。

木兰围场的秋景

到了清末,国家形势日见衰落,鼎盛时期的木兰秋仙活动也就停止了。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是处理民族关系最有效的封建王朝,木兰围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木兰围场”作为清朝皇帝的“庆秋节”,开展军政活动,围守军事,在清剿“军属”、巩固北方边防、入侵沙俄、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然风景

木兰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与雁北山的过渡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森林辽阔,峰峦叠嶂,溪流密布,绿草如茵,山、水、林浑然天成,美不胜收。康熙曾写道:“鹿鸣芳草萋萋,人喜菊花”,并称赞木兰围场的美景。木兰围场是一座天然的花园,山峦起伏,山谷纵横,林海无边,林木葱郁,水源丰沛,峰峦叠嶂。这里山峦起伏,树木葱郁,河湖密布,为鸟兽提供了栖身之所。许多野生动物如狍子、鹿、狼、野猪、狐狸、野鸡、乌鸡等茁壮成长。

山、水、林相得益彰,自然而美丽。

广袤的森林,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水,峰峦叠嶂。

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灌木、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木兰围场的蓝天、白云、大地、山川、丘陵、溪流、湖泊,景色各异,独具魅力,绚丽多彩。汩汩的溪水贯穿山川峡谷,蜿蜒曲折,美丽幽静,妙趣横生,宛若幻境,令人心旷神怡。皇家狩猎园和木兰围场不仅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风景旅游胜地。

植被类型主要为灌木、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

木兰围场的美景也引起了影视艺术界的关注,曾在此拍摄过《响叮当公主》、《四渡赤水》、《江湖侠客传》、《荆轲刺杀秦王》、《朱桓公主》等多部影视剧。

这条小溪穿过群山和山谷。

文化遗迹

木兰围场不仅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而且还保存了许多名胜古迹,如燕秦长城遗址、小紫子山古城遗址、12个连赢遗址、72个围场、寺庙宫殿、石刻、碑刻和岩画。特别是崖上的碑刻和崖上的石刻,如崖入口处的游左、余木兰左、虎神枪、古长城、永安排围场、永安芒卡、木兰记等,保存完好。这些碑文多以满、汉、蒙、藏文字雕刻而成,多为皇帝用汉文书写,是研究清朝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悬崖入口处有一座纪念碑

悬崖入口处有一座纪念碑

永安排围场令狐碑

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道沟乡庙宫村前的山顶上,“崖口有碑”,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2年)秋,乾隆皇帝打猎时所立。

妙宫

妙宫

妙宫

碑文用满文、汉文、蒙文、藏文四种文字镌刻。还有木兰碑,建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8年)。碑文用满文和汉文书写,是嘉庆皇帝的御笔。碑文记述了木兰围场的地理特征和由来,康、甘木兰秋节的盛况,还记述了木兰围场少数王公贵族“分阶层狩猎”等重要史实。

妙宫

后殿是皇帝去木兰打猎前休息的宫殿。

自然保护区

木兰围场保护区包括山地、草甸、沼泽、水域、灌木和森林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灌木、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自然保护区茂密的森林和原生态的环境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内有大型真菌60种,隶属于24科。有高等植物136科468属1016种,其中苔藓植物34科83属201种;蕨类植物22种,隶属于12科14属;裸子植物有3科7属11种。有被子植物782种,隶属于87科364属。

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灌木、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

动物资源:有动物201科(含亚科)1287种,其中哺乳动物14科34属46种;鸟类50科121属228种;两栖动物3科5种;爬行动物5科8属15种;鱼类5科21属23种;昆虫有125科97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4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5种,分别是黑鹳、金雕、白头鹤、大鸨和金钱豹,国家二级保护的有35种。

原生态环境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康熙皇帝于公元1681年建立了木兰围场。当时,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动物分布分为72个围场。设置了四十个巡逻哨(原名克伦),巡逻边境进行保护,并派八旗兵把守。平民被禁止进入这个皇家禁地,这是献给朝廷的“秋祭”。事实上,自从木兰围场建立以来,它已经成为一个广阔的自然保护区,成为一个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和野生动物的狩猎场。

作者在木兰围场。

黄石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古老的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中国的木兰围场建于1681年,历史早于黄石国家公园的191年。作为自然保护区,木兰围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孙克勤写文章,摄影。

参考

孙克勤,2007,皇家狩猎园-木兰围场。北京档案馆,(1): 47-49。

孙克勤,2010,河北省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遗产资源整合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 (1): 65-70。

孙克勤,2018,一个人的故宫。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标签: 围场   木兰   承德   天气

生活百科 饮食百科 健康养生 美容减肥 自然百科 科普大全 文化常识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3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