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大全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科普大全 2023-09-10 20:19:03
大家在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小伙伴对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不是很懂,不过没有关系,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疏风清热、宣肺化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风疹瘙痒、痈肿、丹毒、腮腺炎、喉炎。

函数

函数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疗法

1、主要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风疹瘙痒、痈肿疮毒、丹毒、腮腺炎、喉炎。。

2.西医诊断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病毒性肺炎、传染性红斑(第五病)、手足口病、回归热、麻疹、多形红斑、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湿疹、痈疖。

剂量

内服:煎服,5-10g。或者变成粉末。外用:煎服,漱口。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牛蒡子苷、脂肪油、雷帕醇、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生物碱。

药理作用

1.钙拮抗剂样作用:牛蒡子中含有的木脂素具有很强的钙拮抗剂样活性。

2.抗肾病变:大鼠腹腔注射牛蒡子苷元可对抗氨基糖苷类引起的肾病变,降低尿蛋白含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口服牛蒡子苷可明显抑制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此外,用抗肾血清(NTS)静脉注射牛蒡子苷元。大鼠免疫性肾炎也有拮抗作用。

3.抗肿瘤作用:牛蒡子热水提取物能减少人癌细胞(JTC-26);与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5-Fu、顺铂和长春碱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或防止抗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牛蒡子汤对肺炎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此外,牛蒡子具有扩张血管、子宫和肠道、降低血糖、暂时降低血压、麻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的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经》:实为祛风清热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散热,热能散脏气,故明目补中。风伤则卫气凝滞,凝滞则发热。辛凉化解了,气就和谐了,风里什么都没有了。

2、“药意”:牛蒡能升降,能清热解毒。苦味能清火,辛味能祛风,主治上风痰、面部浮肿、咽喉不利、各种热毒、痈肿、颈痰、血热痤疮、皮疹、皮肤成瘾,宜用此药。

3、《药性纲要》:大荔子,味硬寒,有外达之功。外滞可以祛除皮肤中的风湿,长期服用可以消除。由内而外,咽喉清凉,风热,腰膝停滞。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风热感冒,伴有温病发作:本品辛、苦,寒能清热,有清升散风热之功。其散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善于宣肺化痰,清利咽喉,故非常常用于风热感冒见咽喉肿痛或咳嗽痰多者。用于温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咽痛,常与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同用,如银翘散(《温病论》)。治风热咳嗽,痰多者,常与桑叶、桔梗、前胡同用。

2.麻疹不透,风疹痒:本品可清风热,清热解毒,促进皮疹渗透。常与薄荷、柽柳、竹叶同用,治麻疹不透或不透,如竹叶刘邦汤(初醒禁食药笔记)。如果是风湿浸泡血管引起的疥疮、瘙痒,本品可祛风止痒。常与荆芥、蝉蜕、苍术等药材配伍,如消风散(正宗外科)。

3、痈肿疮毒、丹毒、腮腺炎、喉炎:本品性硬寒,在升降过程中有疏风清热之功,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故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丹毒、腮腺炎、喉炎等热毒病症。因其滑性和润肠通便,特别适用于上述伴有便秘的病证。常与大黄、芒硝、栀子、连翘、薄荷同用,治风热犯、火毒内蕴、痈肿疮毒、大便秘结。可与金银花、连翘、栀子、天花粉、牛蒡子等汤(外科正品)同用,治疗尚未发展成脓的乳痈肿痛。本品与玄参、黄芩、黄连、板蓝根等配伍。还可用于治疗热毒症,如瘟疫、腮腺炎、喉炎等。,如普济消毒饮(东原试用有效配方)。

相关兼容性

1.牛蒡子配桔梗:牛蒡子善散风热,宣肺利咽;桔梗擅长宣肺气、利咽、祛痰、止咳。两者配伍,起到疏散风热、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咳嗽咳痰不爽。

2、牛蒡配连翘:牛蒡擅长疏散风热,解毒消肿;连翘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能散风热。两者配伍散风热,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作用强。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或热病、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疮。

3、牛蒡配柽柳:牛蒡能疏散表邪,解毒透疹;柽柳可以发表皮疹。两药合用增强了解表透疹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渗透不良、瘙痒的麻疹。

4、牛蒡配白芷:牛蒡清热解毒消肿;白芷活血消肿排脓。两者配伍在解毒消肿排脓方面更好。常用于治疗疮痈肿痛,或脓肿不溃烂。常与金银花、连翘配伍,以增强其排脓解毒之功。

5、牛蒡配山药:牛蒡清热化痰;山药补脾补肺。两药合用,清痰化浊而不伤正气,补肺脾而不滞痰,具有清痰清热、补脾益肺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久咳、咳痰不畅、体质虚弱。

差异用药

1.生牛蒡子、炒牛蒡子:牛蒡子用于疏散风热、解毒止痒,多用于风温初起、风热皮肤瘙痒、腮腺炎丹毒、疮痈等症。煎后的有效成分易于捣碎煎服,常用于透疹和治疗咳嗽咽痛。另外,炒后可缓解其滑凉性,制约润肠通便的作用。

2.薄荷、牛蒡子、蝉:薄荷、牛蒡子、蝉均性寒凉,能疏散风热、透疹利咽,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麻疹初期,毛发不光滑;风疹瘙痒;风热发作,咽喉肿痛等。但薄荷辛香,淡凉,发汗力强,所以外感风热,发热无痰者首选薄荷。而且薄荷能清脑、疏肝、行气,还可用于风热发作、头痛、目赤、肿痛、流泪;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月经不调、脉弦等。牛蒡子味辛、苦、导泻,性寒滑,又能宣肺化痰,故特别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咳嗽、痰阻者。还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同时,牛蒡具有外散风热、内解毒消肿的功效,也常用于痈、疮毒、丹毒、腮腺炎、喉炎等热毒证。因为滑利,还能通便,所以特别适合便秘的人。蝉蜕味甘性寒,发汗力不及薄荷,清热力不及牛蒡。既能疏散肺中风热,又能利咽止痒,又善于疏散肝中风热,从而明目止痉。还常用于风热发作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脉络瘀阻、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症。此外,它还常用于治疗儿童不安的夜哭,并有镇静作用。

3.牛蒡子、射干:两药味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而牛蒡味辛,入胃经,主疏散风热、透疹、利便,善治麻疹、痈、疮、腮腺炎、喉炎。射干苦寒止泻,善泻肺火,又善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多引起的咳喘。

4.桔梗和牛蒡子:两者都对咽喉有益,可治咽喉肿痛和两便。但牛蒡子为解表药,性寒滑,尤擅散风热透疹,又能解毒消肿,故可用于风热感冒、麻疹、痈肿疮毒。桔梗为化痰药,擅长宣肺化痰,利咽排脓。适用于咳嗽痰多、咳痰不爽、咽喉肿痛、失音、肺脓肿、咳出脓痰等。

相关药物

羚羊感冒胶囊(片)、小儿清咽颗粒、清肺消炎丸、五福化毒丸、清咽李哥丸。

相关处方

银翘散(伤寒论)、朱烨刘邦汤(医籍)、消风散(正宗外科)、普济消毒饮(东原实验方)。

药膳疗法

牛蒡粥:

1、功效:治疗热感冒。其症状为痰咳、咽痛、饮水、鼻塞、舌质红、舌苔黄、脉搏比平时快。

2.原料:薄荷6g。牛蒡10克,粳米适量。

3、做法:先将牛蒡煮15分钟,取出,留汁备用。将粳米煮成粥10分钟,然后加入薄荷。粥快好的时候,加入牛蒡汁,煮5分钟。

4、用法:早晚保暖衣物。

加工炮制

收获加工

7、8月果实呈灰褐色时,分批采摘,堆放2-3天,暴晒,脱粒,清洗,然后完全晾干。

加工方法

1.牛蒡子:取原药材。去除杂质,洗涤,干燥。

2.煸炒牛蒡:将净牛蒡放入锅中,用文火煸炒至鼓起、爆裂声。表面微焦,香味逸出时取出。用时间捣碎它。

保存方法

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干燥容器中,防止虫蛀。

药材鉴别

区别

1.本品粉末为灰褐色。内果皮石细胞略扁平,表面有尖纺锤形、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0-224μm,宽13-70μm,壁厚20μm左右,木质化,有横坑。从侧面看,它看起来像一个长方形或条形,它向侧面弯曲。中果皮网状细胞横切面呈多边形,纵壁有细点增厚;在纵切面上,细胞被拉长,壁上有细密的交叉网状纹理。草酸钙方晶直径3-9μm,呈片状存在于黄色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含晶细胞界限不清。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部分糊粉粒含有细小的簇晶和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20ml,超声30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此外,取0.5g牛蒡子作为对照药材,通过相同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然后取牛蒡子苷对照品,加入乙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通则0502),分别取供试品溶液3 μ l、对照药材溶液3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40∶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

瘦果倒卵形,两端扁平,稍扁,稍弯曲,长5-7毫米,直径2-3毫米。表面呈灰褐色或浅灰褐色,有许多细小的黑色斑点和明显的纵脊。先端宽,有环,中心有一点凸起的花柱残迹;狭窄的基部有圆形的柄痕。硬,碎后可见两片子叶,黄白色,油状。果实无味;种子气味奇特,味苦微辛,长时间有刺痛感。

计件字符

1、牛蒡籽的药性。

2、炒牛蒡类似牛蒡,颜色较深,有轻微的香气。

常见假冒商品

假冒商品:

1.雪莲:是雪莲的干燥成熟果实。菊科植物。果实椭圆形,略扁,长4.5-6毫米,宽2-3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背腹表面中间有明显的纵棱,两侧有横向波状细纹理,顶端钝圆。

2.水飞蓟:水飞蓟的果实。菊科植物。本品呈长方形,略扁,两侧略不对称,长5-7mm,宽2-4mm,顶部有白色圆环,中央有半球形突起;基部有狭长的狭缝状疤痕,表面呈灰色或深褐色,有光泽。背部和腹部两侧有纵脊,果皮较硬。

3.木香是菊科植物木香的果实。本品呈楔形,两端扁平,背部和腹部略弯曲,四条纵边,长0.7-1.2厘米,宽2-3毫米。俯视图为不规则三角形或四边形。表面灰褐色至灰黑色,有深褐色斑点。轻微呼吸,口苦,舌头麻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

牛蒡,菊科牛蒡属植物。

形态特征

两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根粗壮,肉质,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紫棕色,有纵棱。基生叶大,丛生,叶柄长;茎生叶互生;叶片长圆形或宽卵形,长20-50厘米,宽15-40厘米,顶端钝,具刺。基部常呈心形,整体或有不规则波状微齿,上面有绿色或深绿色。毛发稀疏,下部密被灰色短绒毛。头状花序丛生于茎顶端或排列成伞状,直径2-4厘米,花序梗长3-7厘米,表面有浅沟,密被细毛;总苞球形,苞片多数,叠瓦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呈钩状;花小,红紫色,全部管状,两性,有5裂花冠先端,5个一妻多夫制雄蕊,与花冠裂片互生,黄色花药;子房下位,1室,先端盘状,具短刚毛状冠毛;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灰棕色,具纵缘,短刺冠毛,黄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配送区域

分布于东北、中南、西南、西北及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等地。

正宗产地

主产于中国东北和浙江省。此外,四川、湖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也产。

生长环境

常栽培。野人多生于山野的路边、水沟、荒地、山坡阳草地、林缘、村镇附近。

成长试用期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怕涝。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25℃,萌发率为70%-90%。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种植。

育种模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南方秋季播种期为8-9月;北方3-4月;夏天也可以播种。如遇干旱,出苗不易整齐;如果秋播太晚,第二年就不会开花结果。直播或苗移栽,以直播为主。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30-40℃的温水中24小时,开一个行距70cm×50cm、穴深10cm的穴,穴内施腐熟粪肥或堆肥,填一薄层细土,播5-6粒种子,浇水,覆土3-5cm,稍镇压。种子用量为每公顷15-30公斤。播种后10天左右出苗。育苗移栽方式:3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移栽。

害虫防治

1.白粉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1000次。

2、褐斑病:5-6月发病,可喷施600倍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

3.还有一种花叶病。害虫包括五倍子、蚜虫、红蜘蛛、银纹夜蛾和地老虎。


标签: 作用   功效   牛蒡

生活百科 饮食百科 健康养生 美容减肥 自然百科 科普大全 文化常识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3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