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大全

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实话实说红茶菌

科普大全 2023-08-03 01:20:02
有许多朋友最近问小编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实话实说红茶菌的问题,那么小编收集整合后,今天为大家分享关于的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实话实说红茶菌

上世纪80年代,有一种极其流行的神物叫“红茶菌”,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很棒的保健品,街坊邻居几乎家家都养,所以少不了这种菌类的一天。哪里有井,哪里就能看到红茶菌,满心欢喜。

茶菌

时间一去不复返,过去的只能回忆。印象中的红茶菌,有点像那种硬邦邦的凉粉,俗话说“唧唧喳喳”。每天用吃剩的凉茶水和糖饲养,“细菌”生长非常迅速,很快就会充满整个容器。如果从养红茶菌的器皿里倒一杯“菌液”,稍等片刻,表面就会凝结成一层薄膜。那时候很神奇,仿佛看到了万物生长、天人转化的大道。

红茶菌“加持”的水,喝起来酸酸甜甜的,在物质贫乏的年代特别好喝。我个人很喜欢。然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喝“红茶菌”并不仅仅是为了“口感好”,而是为了一种或多种传说中的“保健功能”。幸运的是,就连几乎同时期在中国流行的“鸡血”疗法,似乎也没有传到我的家乡,人和鸡都逃过一劫。嗯,可以理解,鸡肉太贵了,你承受不了。

红茶菌的起源与传播

“红茶菌”的前身不是舶来品,它已经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存在了几千年。过去,有些人自己酿造醋。时间长了,它们会产生一种神秘的物质,叫做“醋蛾”,略像果冻,但离红茶菌不远。

经日本人考证,“红茶菌”作为一种饮料,起源于中国环渤海地区,即旅顺、大连、天津、北京、朱鹏、烟台、青岛。这些地方恰好是八国联军舰队出没和甲午战争爆发的地方,也被俄军和日军租借。“红茶菌”的栽培方法和菌母被侵略者夺取,后被流放到外国。经过战争的浩劫,“红茶菌”在满目疮痍的家乡衰落,最终失传。

红茶菌液

20世纪70年代,一位教俄语的日本女教师前往苏联。接触到“红茶菌”后,她很感兴趣,专程去了它的流行地& # 8212;——游览高加索,以为这是“高加索长寿村”的秘密,便偷偷将菌母带回日本。要知道,日本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各种似是而非的大养生理论和产品层出不穷。“红茶菌”刚在日本有了一席之地,短时间内就名声大噪,传遍日本。

很难验证随后的扩展过程。总之,“红茶菌”从日本传到新加坡、马泰乃至整个东南亚,最终于80年代前后再次传入中国,让无数人为之疯狂。那时候“红茶菌”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几乎和妖怪集团对唐僧肉的痴迷一样。谁也不会想到,这里面隐藏着国耻和血泪。

红茶菌是什么鬼?

三十二年后,弹指一挥间。“红茶菌”的热潮在某一年戛然而止,可谓“盛也盛,衰也骤”,只有少部分人还有残余。

茶菌

“红茶菌”是什么鬼?大部分都在发呆,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年我只是一个懵懂的吴夏阿蒙,更加迷茫。直到近几年,我才大致明白什么是“红茶菌”。毋庸置疑,红茶菌不是简单的化学物质,它是有生命气息的生物,但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和细菌中几个大咖的混合物。

醋酸菌

酵母

经过人们的努力(日本人是主力军),“红茶菌”终于现出原形。原来这东西是以醋酸菌为主体,乳酸菌和酵母为辅,三者共生的。醋杆菌在上层细菌中占优势。如上所述,菌液表面形成的膜其实是醋酸菌分泌的多糖。中层酵母数量逐渐增多,下层以酵母为主,醋酸菌较少;乳酸菌从空中飞进来,但主要聚集在下层。酵母是单细胞真菌,另外两个是细菌,是“跨界合作”的典范。

“红茶菌”是用糖和茶培养出来的,三种菌的作用相辅相成。酵母使糖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繁殖新的酵母,以及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废物& # 8211;酒精被醋酸菌氧化成醋酸和水。乳酸菌不能单独生存。当它与酵母共存时,酵母可以为它提供维生素和氨基酸,两者之间有一个权衡的过程。我就不细说了,就知道这个。

红茶菌的“功效”

在“红茶菌”兴盛时期,其保健功能被吹到了天上,帮助消化、养胃、调节血压、改善睡眠等。,当然,“增强人体免疫力”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或缺的;民间“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鲫鱼过河,一时热闹。当时的人们虽然生活艰辛,但并不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所以喜爱各种养生偏方。“红茶菌”的出现正是他们想要的。又酸又甜又不难喝,没有理由不去追求。

但“红茶菌”的保健功能一直存疑,从未得到官方卫生部门的背书。相反,新加坡卫生部门在“红茶菌”进入其国家后发布公告,称无法证明其“功效”。作为一种发酵饮料,只是以加糖的茶水为基础,掺杂了三种真菌和游离菌的各种代谢产物,并没有什么玄机。北京的“豆汁”,哈尔滨双城的“糖醋茶”也是发酵的,没什么稀奇的。

也有学者对“红茶菌”的菌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1991年,德国一项研究得出结论,“红茶菌”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醋酸、酒精、蛋白质、叶酸、Vc和多种B族维生素等。这个阵容看起来还行,但是不要被忽悠了:这些东西要么很容易从食物中获得,要么毫无用处。作为一种特色饮品来品尝无伤大雅,追求保健价值无异于缘木求鱼。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家里培养“红茶菌”的卫生条件有限,有时难免混入杂菌,甚至产生一些有害健康的毒素。上世纪80年代末,曾有“红茶菌致癌”的传言,最终结束了流行的“红茶菌风潮”。其实致癌说是谣言,很有可能是大量摄入的真菌毒素引起了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后来被误传为“致癌”。

红茶菌的“变种”

序言里说只有少部分群体还有红茶菌残留,在网上搜了很多也未必能在现实中遇到;但这只是指“最原始”的红茶菌。事实上,红茶菌不仅枯竭,还流行各种变种。

康普茶

欧美有一种神奇的饮料叫红茶菌,短短几年就红了半边天。甚至著名女演员麦当娜和Lady Gaga都在喝康普茶。无论是好莱坞明星、超模、健身专家还是美食博主,手中一杯红茶菌已经成为健康生活中打卡的标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红茶菌强势进入国内,各大商家纷纷推出各种口味的红茶菌,一时繁荣。

我不是不明白。世界正在迅速变化。红茶菌就是当年淘汰的“红茶菌”。经过一番改头换面,它重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保健品”神话是人类的共性,中西都不例外。“康普茶”的死灰复燃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工业化生产的“红茶菌”口感更丰富,质量更稳定,安全性甚至比“红茶菌”还要差。如果你喜欢喝酒,不妨多喝点。


标签: 红茶   实话   面纱   神秘

生活百科 饮食百科 健康养生 美容减肥 自然百科 科普大全 文化常识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3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